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中国春节,那诗意的童年记忆
2011-02-03 09:52 来源:红网

童年的春节,是一首质朴的田园抒情诗;

童年的春节,是一缸醇香的陈年老酒,时间愈久远,香味愈浓烈;

时光流转,冬去春来。那恬静中充盈热闹,喜庆中蕴含闲适的春节,除了祥和,除了团聚,还有那无穷无尽的喜悦。尽管那时候家里穷,尽管那时候过年了也就是七八斤肉,一两壶酒,几挂红红的鞭炮,但在我心灵深处,却是一种信仰,一种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情结。

从腊月二十几开始,我的眼前总是萦绕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纳鞋底、缝新衣、烤烧酒、磨豆腐,炕腊肉炒瓜子……忙里忙外,起早贪黑,似乎忘记了生活的拮据和艰辛,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父亲总是回来得很晚,很晚回来的父亲很少空着手,他带回了我们全家人的一种幸福感,那天当父亲把一幅有神有味蕴含着中国文化根髓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时,门前的晒谷坪上唱起了盛满渴盼的童谣:“二十四祭灶祀,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豆腐够,二十七杀献鸡,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行行有……”我分明看见父亲眼神里的流露出一种满足感。

除夕之夜,俗称大年三十,土砖屋里洋溢着浓浓的年情,火炉里燃烧着一个熊熊的树蔸,全家人围炉团坐,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其乐融融,达旦不寐,共享天伦之乐。母亲常说:“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这一夜火是不能熄灭的,大人们聚在一起拉家常论年景,说坎坷话人生,谈天下论兴亡;童心里牵系的却是那几块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直到母亲掏出那几块压岁钱,装进新衣的口袋里,压在枕头下方才沉沉地睡去。

初一清早,天刚擦亮,门外早就响起了起起落落的鞭炮声,父亲把大门打开,谓之“开门见喜”,点燃了一挂长长的鞭炮,母亲也早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早餐。先是跟着父亲到堂屋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神龛下嗑头跪拜,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求全家吉祥平安。尔后,才开始吃“庚饭”,这一顿诱人的庚饭,在我们湖南邵阳是极其讲究的。孩子们不能乱问胡说,忌讳不吉利之言。吃饭要细嚼慢咽,吃个长长久久,团团圆圆,吃鱼不能吃头尾,要有头有尾,年年有余。肉叫“财喜”,鸡爪叫“抓钱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孩子心目中的“年”是从吃过“庚饭”后鞭竹声中开始的,成群结队,走家串户地拜年。一句吉利话总能得到很多零食,有包装精美的糖果、有油亮亮的红薯炒片,有香味诱人的瓜子,偶然也可以得到一支香烟……有时庚饭还没有吃完,拜年的孩子早早的来了,母亲便放下手中的碗筷,忙着倒茶分糖果,嘴巴笑得合不拢来。到八九点光景,全村子都跑遍了,口袋里塞得满满的,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跟在大人后面拜“溜年”。大人们总是慢条斯理的,孩子们的年拜完了,他们才刚刚开始宗亲往来,联络亲情,推杯换盏,觥斗交错,谈天说地。

从正月初一的下午开始,耍龙灯、舞狮子、彩龙船的队伍便一拨接一拨,花灯招展,锣鼓喧天,鞭炮不绝,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那些刚砌了新房,娶了新娘,考上大学,家里有重大喜事的,都会接到这类的贴子,凡接了贴的人家就依次进堂屋里舞龙耍狮,龙随鼓起,腾云驾雾,狮随锣跃,翻腾跳跃,让人目不暇接,巫风楚俗,表达了乡民对未来风调雨,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积淀下厚重的文化底蕴。童年的春节正是在这种淳朴而真实的民俗民风的渲染下,变得格外轻快活泼。

初一到十五都是走亲戚的日子,“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初二女儿回娘屋,小孩拜舅舅,七大姑八在姨,方方面面,诸要走动周全,山乡四里,行人如织,穿梭往来于绿山青山间,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社会景象,宛如一幅生动的农家喜庆图。初五谓之“破五”,家乡这天是忌讳出远门的。时间在喜庆的日子里过得特别快,一晃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到晚上,家家点灯于灶台屋角,户户煮团子,耍狮子舞龙灯,鼓乐齐鸣,热闹非凡,也有草台班子搭台唱戏,花鼓调、邵阳祁剧,一派歌舞升平,韵味绵长,而我的父亲母亲在元宵的灯下,开始安排粟蚕桑麻,盘算着春种秋收。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有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融入了一种文化的意境和文化象征,其核心功能也是家族的整合,因此也是最具有凝聚力的节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尽管那时没有现在的富足与多彩,但我仍然怀念我童年的春节。

童年的春节,透着一股质朴的民风,坦荡着故乡人淳厚的情怀。

童年的春节,那么温暖、快乐、清晰、明净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已然成为一首生动的民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