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中国的“形象代表”其实代表的是中国悲哀
2011-02-09 08:52 来源:红网

农民张正祥被称为滇池卫士,他把所有心血都耗在保护滇池上为此倾家荡产并欠外债20多万元,因为这种行为断人财路,30年间一次次受伤,甚至有一次被人撞到山下,右手残疾、右眼失明。近日,他走入在美国播出的国家形象片,成了中国的“形象代表”。(2月8日《广州日报》)

我为这样的农民感到骄傲,但也为此而感到悲哀。其实张正祥成为中国的“形象代表”,也是中国形象的一种悲哀。很多人认为他是“环保疯子”,孤独而穷困潦倒的日子他坚持了30年。的确,如果没有这种疯劲,他能坚持30年吗?

张正祥的故事的感人至深。报道说,张正祥的“败家”举动使原本殷实的家庭出现了裂痕。他老婆说,环保也是你搞的事?你只是一个农民。老婆或滇池,你只能二选一。你选滇池,我就走。最终,妻子丢下三个孩子离开,15岁的大女儿张秀梅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张秀梅说,她放了学去找苞谷,送上山给父亲吃。山路陡峭难走,父亲就像着了魔一样。为取得采石毁山的“罪证”,父亲早出晚归,到处跟踪,现场取证,然后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映。附近的村民常见他骑着辆破自行车东奔西跑,渴了就喝一口山沟里的水。他娶的第二任妻子,也因为他的“疯”而离去,如今三个女儿纷纷离家出走,留下孤独的张正祥。

可以说,感动的背后,却让我们脊梁发凉。家破了,儿子疯了,自己也残了。为了西山,为了滇池,张正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表面上看张正祥是“为了大家而牺牲小家”,是大公无私,实质上张正祥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对亲人的冷酷,不能不说这种执拗带着个人主义和自私。公民应该自觉爱护环境,但不一定非要去与破坏环境的人去斗争。这就涉及到一个责任划分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和曾经讨论过的公民有不有抓小偷的责任一样,抓小偷是警察的职责,公民可报警,但未必要亲身去抓小偷。

需要追问的是滇池是谁的滇池?不是张正祥一个人滇池,为何要他一个人去牺牲家庭甚至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谁最有义务和责任来保护,毫无疑问是当地政府。假如现在保护滇池的责任仍然落在张正祥的肩上,那么昆明市政府主管领导就应该引咎辞职,向公众谢罪。纳税人供养政府有关工作人员是干什么的?既然不作为,就应追究他们的责任。

很佩服张正祥坚持不懈的精神,但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再说,作为一位公民,不是自己不顾一切去守卫,而是督促政府去保护,去解决。张正祥守护滇池环境的事迹入选央视200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但有人说,张正祥的事迹虽然感动了中国,但没能感动云南。为何?因为滇池的环境不因为有了张正祥守卫就不再遭到破坏。

个人的勇气和力量当然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因素,但文明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更是人类传承的中坚力量。国家早有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地方各级政府保护当地环境责无旁贷。每个公民监督政府也是责无旁贷的。假如每个公民都能持之以恒去监督政府,中国的环境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公民督促政府去保护环境,要比个人守卫更有效。当前,我们最缺失的是监督政府的公民精神,这才是中国之悲哀。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编辑:方天戟]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