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清华教授和春晚导演的“对骂”让人失望
2011-02-11 09:48 来源:新华网

 

近几年的春晚,已经陷入舆论热议的既定套路。凭良心说,任何东西一旦陷入这样的困境,就难逃被评头品足甚至吹毛求疵的命运。因此,与其说是春晚给每年的除夕带来了娱乐大餐,还不如说春晚播出后,给春节提供了一个雅俗共存的谈资。所以我觉得,春晚的精彩总是在落幕之后。

正月十五前还是弥漫着年味的,不少人还是在回味和咀嚼着春晚的余兴。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对春晚的一片热议声中,我们听到了来自精英阶层对春晚的尖锐批评,更值得一看的是,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对此作出了及时回应,言辞也针锋相对。

日前,籍贯四川的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在某报纸发表了题为《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的评论文章,文风泼辣,其中点名对兔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提出质疑。昨日,马东专门开通博客发表文章《真人版“专家指导”———答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老师》,进行“回击”,措辞激烈。(2月10日《成都商报》)

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专门开通博客发表文章,用真人版“专家指导”答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老师,可能是因为旗鼓相当,在舆论对春晚的众说纷纭中,比肖鹰老师更尖锐,甚至更“不靠谱”的言论比比皆是,春晚一直是坚持沉默是金的。有幸看到春晚方面的回应,也许可以了解一点春晚的初衷。然而,肖鹰老师和马东导演的这场论战,一样的很“春晚”,很平淡、很老套,仅仅是嘴皮子耍的很利索。

其实,肖鹰老师和马东导演的这场论战,没有体现被称作“精英”的清华大学美学教授对垒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的应有水平,用挖苦和嘲讽来增加语言的力度,不应该是因为评论春晚而带上的春晚风格。但反过来说,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英看客和这样的节目导演,春晚才成了如此的春晚。

肖鹰老师质疑春晚导演们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悦”还是在“取笑”作为“大部分人”的“农民”?从这个观点发力真的很给力,因为舆论对春晚台柱赵家班的诟病,就是批评其拿弱势群体寻开心。但我认为,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肖鹰老师,这一招并不能出奇制胜。虽然“取悦”和“取笑”意义大不相同,但来自民间的艺人,用取笑来达到取悦的效果是惯用伎俩,有时不惜互嘲、互贬,再不行就“自伤自残”,而“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和“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就是许多滑稽小品里的常用“调料”。如果要真正做到“取悦”,就少不得与观众的心理互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观众发自内心的笑,这样的素材,用小沈阳的话说就是:这个,真的没有。作为清华大学美学教授的肖鹰老师,也仅仅找到了这个茬,就很难体现精英和草根的差别,至少缺少了草根阶层想表达而无法准确表达的对春晚的建设性意见。而事实上,在赵家班独领春晚语言类节目风骚的前提下,细究这套班子的演出风格是徒劳的,这就像既然用了海鲜,就不能太忌讳腥味;反过来说,用粉丝怎么也做不出鱼翅味来。

而马东导演的回应也是有点失态的,比如“为您的学生们缴的那点不算便宜的学费泪流满面”就不着边际了,至于“劳驾您把明年春晚的节目也一并评论了算逑,省得来年费事,也好给明年的导演们指一条有去无回的瞎道”这样的嘲讽,仅仅是和肖鹰老师质疑“马东导演的‘造谣生势’与‘苏紫紫’的‘裸体炒作’有何区别?”过分的“互殴”,有失大家风度,且与春晚无关。我认为,马东导演应该借这次回应肖鹰老师,表明一下春晚的初衷,利用好这次与舆论互动的机会,因为,我们听到对春晚的议论已经太多,而春晚主办方的回应却很少,而马东导演某些带有意气用事的言辞,不能不让人有所失望。

原以为,“精英”与“总导演”的唇枪舌战可能会解开人们对春晚的某个心结,但看到的却是和春晚差不多的出彩手段,一方质疑“马东导演的‘造谣生势’与‘苏紫紫’的‘裸体炒作’有何区别?”另一方猜想肖鹰老师“不是酒后信笔,就是事后无力”异曲同工,都高尚不到哪里去。 [作者:知风] 原题:清华教授和春晚导演的论战,也不过尔尔

 

 

责任编辑: 张目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