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们当丑闻读,他们当成绩讲
2011-06-04 09:21 来源:红网

如果不是出自公安机关办案的卷宗,我会怀疑这是一条网友为了表达对食品安全的恐惧和愤怒而编造的娱乐化新闻。新华社记者的调查,让人很难再怀疑“疯狂添加剂”的可能性。沈阳市在开展代号“利剑行动”的食品安全统一整治行动中,在市郊捣毁了一家有毒水发制品的黑加工点,顺带缴获了特殊的战利品——一本错别字连篇、让人不寒而栗的“制假笔记”。只有初中学历的制假者,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茄参、毛肚等食品,协助老板非法获取暴利的的技术要领和心得体会。

对于公众,这无疑是好消息,丧心病狂的食品制假者,终于再度领教了人民民主专政是钢铁不是豆腐。或许是“喜悦疲劳”,这条新闻中的三个要素,怎么也难以激起我的快意。一是日销售千余斤。以我仅有的一点化学知识可知,工业双氧水、工业碱可与食品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形成环氧化物,容易致癌,这些化学品中还含有砷、重金属等,多少无辜的消费者在被慢性毒杀啊。二是一年零两个月。若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神出鬼没,狡兔三窟,只能怪制假者太过老奸巨猾,可事实是这么长时间盘踞一地,旁若无人地为非作歹,这正常么?三是沈阳北大营海鲜市场。这是此案中有毒食品的集中销售地。原以为是小型农贸市场,上网一查,才知此乃沈阳市政府培育发展菜篮子工程的重点市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海产品批发市场。这么大量、这么长时间的有毒食品进入这个正规的市场,如入无人之境,就没有人有监管吗?

若不是多事的工人记下这本笔记,留下“罪证”,即使落网,不法商人也可能狡辩,“下毒”是偶尔为之,碰巧栽了。问题仅此吗?其实,侦破此案的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所长已说得很明白,从掌握的情况看,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非法食品添加剂,制作有毒、有害的百叶等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由此说来,流入沈阳北大营海鲜市场的有毒水发产品,不会仅是“日进千斤”。按照我国“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原则,批发市场环节的食品安全主要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卫生行政等部门也会不定期对市场食品安全进行抽检,只是侧重点和抽查频率不同。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国家要求也配有食品安全检测室。这么多监管部门、监管环节都干嘛去了?这次难道又是各个部门都喊“不归我管”的毒豆芽?

这本“制假笔记”在令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让我们读出了诸多别样的东西。问题食品来势汹汹,层出不穷,以至于让老百姓谈食色变,惶惶不可终日,大大地破坏着我们的幸福感,很多时候不是法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亦不是不法分子智商有多高,手段多先进,而在于地方政府和相关公权机关想不想管,有没有管。换言之,从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到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应该说我们在食品卫生、安全领域的法律条文,规定是系统、科学和可操作的,食品安全现状如此不堪,是地方没去管,或者根本就没用心去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意外缴获的“制假笔记”,无异于打了当地政府一记耳光。

最让人吃惊的也许不在于有毒食品的猖獗,而在于从这本“制假笔记”和相关报道中,体味到的一种滑稽意味:我们将这一切当作丑恶在读,而有人却毫无羞耻和负疚感,堂而皇之地当作公共食品安全治理的政绩。当地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急不可待地宣传此次整治的辉煌战果。比如“沈阳公安开展‘利剑’行动10天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与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连续开展了4次集中统一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58起,查处行政案件395起,刑事拘留105人,捣毁窝点186个,涉案价值1187.79万元”。“今年1月20日起,沈阳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密切协作,组织开展了打假‘利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与民生息息相关领域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斩断了一批产业链条,捣毁了一批造假窝点”。比如“据沈阳市打假办介绍,从4月11日开始的‘利剑’行动,全市已经打掉黑食品加工点186个,刑事拘留105人,严厉打击‘黑豆芽’、‘毒水发制品’的案件,深受百姓赞许”。

我不知道沈阳市打假办所称的百姓赞许,是不是“被赞许”。国人向来有一种行遍天下无敌手的处世哲学:把坏事变好事。如果我没猜错,沈阳的“利剑”行动告一段落,会有重磅报道在当地媒体刊出,宣扬各相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以雷霆万钧之势加以整治,使食品安全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种似乎很讨巧的“辩证法”,多有庸俗的成分,甚至隐患极大。我承认,沈阳“利剑”行动的“好处”并非虚妄之语,但这些只是与问题食品抗争的本能反应,是别无选择的,市民为此已经承受了相当的健康代价。这代价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可以统计出数字的,有无形的,有眼下看得见的,也有留待未来评估的。急于作“坏事变好事”的文章,只能是一种自我麻痹和舆论上的误导。

一件原本该拷问政府失职的事件,最后可能转变成给政府脸面贴金的故事:仿佛没有这样一群当权者的努力,市民都还活在山顶洞人时期。历史上,真正使“坏事变好事”的史实,几乎寥寥无几。而那种名义上的“坏事变好事”,却在实际中越变越坏的情形倒是多见。明明亏了血本,还要说成盈余;明明有重大损失,还要说成获得重大收益。公权治理的成功,必须从不掩饰错误开始。缺乏基本的反思和问责,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再现,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无人担责,无人问责。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