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世界最快”泡沫都破了,“铁”嘴还在吹
2011-06-30 08:08 来源:红网

6月27日,在铁道部召开的京沪高铁新闻通气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京沪高铁运营时速和开行方式的调整主要是从适应群众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省成本等方面来考虑的,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产生了安全问题。(6月28日《新京报》)

中国主要高铁线路列车的最高时速从350公里降至300公里,铁道部的确需要给公众一个交待,不仅是因为作为公共品的铁路运输事关公众利益,还有一个让精神软着陆的需要。在刘志军的高铁时代,铁道部一直宣传我国通过引进再创新,制造了运行速度达350公里的“世界最快”高铁,一度让有技术自卑的国人扬眉吐气。高铁降速则意味着中国高铁“世界最快”神话的破灭。给高铁降速释以适应公众需求、节约成本的理由,既是铁道部自找台阶、也是保住国人民族自尊的体面方法。

不过,抚慰国人心理的失落显然还不是最这次会议主要的目的。随着刘志军的被免,质询中国高铁“世界最快”的声音进入了主流声道。以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周翊民所代表的观点是:外方卖给中国的是最高运营速度300公里的技术,中国高铁却要跑到350公里,是以吃掉安全余量为代价的。这次铁道部的官员和专家强调高铁降速是非技术因素,就是对周翊民上述观点的否定。

铁道官员和专家强调高铁降速非技术安全因素的辩解,在周翊民详实的专业举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如果铁道部不能正面回应周翊民所说的“中国高铁核心部件仍是国外公司的”,就难以驳倒中国的高铁不可能跑出比国外高铁更高速度的论点。在实验时速上,中国高铁达不到外国高铁574公里的情况下,中国高铁的实际运营时速却超出外国高铁50公里,对此,铁道部专家如不能做专业性释注,也难以消除公众出于常识性而得出的中国高铁冒进的判断。仅揶揄周翊民已退休十年,不了解目前中国高铁技术,不能令人信服。

更关键的是,故障频发的实证也支持周翊民“世界最快”是吃安全余量的揭短。《中国新闻周刊》曾列举了中国高铁一系列故障。如:2009年上半年,全国高铁发生影响行车20分钟以上、更换车底的动车组行车设备故障达数十件;2010年,国内350公里时速高速动车组也曾发生类似的或其他的故障,因设备故障,从郑州开往西安的最高时速为350公里的两次动车和西安开往郑州的某次动车组列车全部停运,等等。这些足以让人相信“世界最快”是在吃安全余量,也捅破了中国高铁“世界最快”的泡沫。

4月份,盛光祖在媒体上对高铁降速解释为:“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有更大的安全冗余,同时也使得票价在符合市场规律上有更大的浮动空间”。既然降速有“安全冗余”的考量,也就意味着超速有“安全冗余”的担忧。但在这次通气会上,铁道部专家仍然一口吃定高铁降速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产生了安全问题。还肯定表示,我国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自研生产了时速350公里的列车,继又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瞧,速度降了,“世界最快”的泡沫都破了,铁道部专家还在吹!

疑问还没有完结。京津和沪杭两条城际高铁将仍保持350公里最高时速不变,铁道部专家也以此来反驳有关中国高铁是“引进300公里,跑350公里”的质询。疑问的是,别的高铁线路是为了“安全冗余”降速,难道这两条线不需要“安全冗余”?是这两条高铁线使用了中国其他高铁没有的独门密技,还是意欲让它放弃“安全冗余”来死扛“世界最快”这面纸糊的旗子?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