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信贷“差异化宽松”切莫误读
2011-11-05 15:48 来源:新华网

近日,关于银行信贷放松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有业内人士指出,截至10月27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10月新增贷款规模约为1400多亿元,信贷闸门突现松动的迹象明显。

无疑,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注重宏观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地对宏观政策进行预调微调,不仅必要,也符合政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基于此,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可视为货币政策的微调。

然而,对于货币政策这样的调整,担心的是被外界所误读,乃至被一些人误导,曲解政策的真正意图。

必须明白,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言的“微调”和“保持货币供应的合理增长”,并非货币政策的再次宽松和放水,更不能和前两年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相提并论。前两年的“宽松”是迫不得已,绝非货币政策的常态,以9月末的货币供应量看,广义货币(M2)余额78.74万亿元,总量仍然不低,这是引发通胀和房价泡沫的主要货币根源。在CPI仍在6%以上高位、房价依旧没有明显松动的情况下,总体货币供应量不可能回到前两年。

因此,这次对货币政策微调,是在保持政策正常化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项目做的“定向放松”,而非绝对全面的宽松和货币政策的全面转向。全年的信贷仍是在稳健政策指导下的平稳适度增长,货币供应总量也不会超过年初预定的7.5万亿元左右。

就目前宏观形势而言,一方面,尽管通胀指数在回落,但压力依旧;另一方面,房市调控处于关键期,通胀和房价泡沫阴影挥之不去,如果货币政策的“微调”被误读为转向,甚至被认为是放水救股市和房市,则显然是刻意曲解。

在目前比较微妙的情况下,信贷资金应更多地流向中小企业、实业和重点项目,但关键是要确保资金别出现“跑冒滴漏”,使“微调”的资金流向了不该流向的领域,这是政策最要警惕的。否则,可能会逆转通胀和房市调控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马光远

责任编辑: 金婷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