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新华网评:网络传播须有健康生态
2011-11-13 16:39 来源:新华网

王甘武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无独有偶,在网上杜撰、捏造的假消息的多名当事人和赋有把关义务的媒体责任人,也于不久前受到相应法律制裁和批评。上述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网络传播的种种乱象和公信力面临挑战的严峻现实。

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传播手段推陈出新,在不断丰富信息传播内容的同时,也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传统舆论传播格局。在这场被称为传播革命的变化中,快捷和随意相伴,真知和泥沙俱下,让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美妙体验,也深刻体会到网络是“双刃剑”的真实含义。面对网络谣言频频袭扰、网络公信力备受侵蚀的严峻现实,网络管理亟待加强和规范,不仅成为舆论引导、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而且成为广大网络用户与受众的迫切愿望。

政府规范管理,媒体专业把关,网民负责任参与,共同构成了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生态。这是网络传播趋利避害、良性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维护网民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必然要求。

政府依法管网,是其职责所系。为网络有序发展确立游戏规则、营造良好环境,是相关政府网络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根据网络发展变化,及时制定、不断完善有利于规范网络管理、促进网络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决定着网络传播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在传播主体和渠道愈来愈多的条件下,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网络传播内容的权威和导向。因此,推进网络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透明政府建设,改进政务信息发布,提供更多权威真实准确的信息服务,依法维护传播秩序,网络传播健康生态的基石就能更加稳固。

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是网络传播的专业平台,肩负着给新闻信息把关的职能。客观真实准确生动的新闻报道,既是媒体生存发展之道,也是其公信力、影响力的发挥之本。恪守新闻真实底线,严把信息传播准确关口,以专业水准、敬业精神、职业操守消除虚假新闻信息,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网上造谣传谣频频搅起舆论漩涡的现实,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或针对热点深入调查,或开辟专栏专题,用及时有力的报道以正视听,如新浪、腾讯等网站均开辟了辟谣专区,山东卫视《围观》栏目连续多期制作专题曝光网络谣言,这些报道都发挥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事实证明,媒体的专业化报道流程和职业化报道队伍是维护新闻信息真实准确的有力保障。替受众把关,为社会尽责,是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公众殷切的期待。

网民守法用网,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网络双向互动传播的特性,使得“人人拥有麦克风”。作为最广大的传播群体,网民如何运用网络提供的自由传播空间,直接影响到网络传播的品质。尽管有一些罔顾社会责任、突破道德底线的人在网上造谣传谣,但更多具有正义感、道德感的网民挺身而出,主动而为,站到了和谣言交锋的前沿。近来一些媒体人士和热心网友自发组成专门的辟谣组织,利用博客等新兴手段参与到消除谣言的行动中。虽然他们也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阻力,但这股来自民间、来自网络的自发力量,正在成为和谣言战斗的新兴队伍,在与政府和媒体的良性互动中共同加厚着网络传播健康生态的土壤。

谣言蔓延是网络之弊、网民之敌、社会之祸,消除虚假信息传播,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生态,政府必有所为,媒体应有所为,网民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 金婷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