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靠形象标志来提升形象是一种“幻觉病”
2011-11-15 08:25 来源:红网

《大河报》11月14日报道: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形象和社会地位,更好地服务公众和民生,从2011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面向社会重金征集机关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机关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同时被采用的,奖励10万元人民币;分别被采用的,各奖励5万元人民币。

10万元征集机关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次真是下了大本钱,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形象和社会地位,更好地服务公众和民生;而且要求也不含糊:什么机关品牌名称能体现为民监管、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什么形象标志能准确反映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特点,不仅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等等,几乎囊括了方方面面,甚至还要与国际接轨,大有追求最完美最超前的气势。

河南省今年光食品领域曝出的问题就触目惊心,双汇瘦肉精火腿肠,加了硼砂的沙琪玛,郑州思念水饺细菌超标,每一次都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问题药品在全国也是挂了名号,国家药监局2009年曝28批次药品不合格,其中河南药品抽检问题最多。食品、药品两根火线一齐燃烧,烧得河南管理层满脸羞愧,河南的形象已经到了非提升不可的地步。形象不成看样,河南官员们也着急啊,一些“高智商“们碰到一起就碰出了一条妙计,花10万块征集机关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来提升形象。多有创意的手笔啊,似乎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一挂在局机关大门前,形象立马就提升了好几个台阶,官员们站在台阶上迎接灿烂。

河南屡屡出现的食品和药品问题,是监管部门玩忽职守造成的,一次次的出现,一次次不引以为戒。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河南吃的堑够多了,智怎么就不见长呢?想法很好,但是很天真,河南的食品负面新闻让国人疼痛了好几次,至今还心有余悸,指望靠着一个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来提升形象,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而已,这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些相似。想必官员们在机关里呆久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了,竟然产生了幻觉。看来,不砸一砸他们的脑子,幻觉是不会消失的。

将形象工程和提升形象连在一起,是官员们在幻觉下的牵强附会,难道有了机关品牌名称,有了形象标志就能提升形象吗?如果提升形象这样简单的话,那就让所有的机关单位都去花钱搞这么一个形象工程,花再多的钱也值得,因为形象窜上去了嘛。可是形象不在大门口,它在百姓的眼里,在百姓的心里,机关品牌名称和形象标志文化内涵再高,视觉冲击力再强,那也是只在单位的大门口悬挂着,可以望梅止渴,但它无法走进百姓的心里,并且它们会常常刺一刺民众的眼睛。

10万元巨资玩形象,除了捞了个耗损公款的名声外,什么形象也不会回来的。一个职能部门沦落到要靠形象标志来提升形象本身就是一个讽刺。形象不仅得不到提升,还捉不成鸡反蚀米,落得个浪费财政钱财的名声,又给人们添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河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形象标志还要要求“和国际接轨”。国际形象标志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也和河南一样花费不菲的公款来造一个形象标志呢?即使要和国际接轨也应该是严格执法和国际接轨,人家可不是讲究什么形象工程的,人家讲究的是法纪严明公正,人家讲究的是“政府用钱纳税人的眼睛盯着”呐。形象标志和国际接轨,不伦不类,国外的朋友想到我们和他们没有的东西对接,不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才怪。我们的公仆想象力太丰富了,敢情“和国际接轨”是一个时髦词语,不管合适不合适也要用公款来接一把。

改变执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水平,严肃执法纪律,将手里的权力化在百姓餐桌和药品的安全里,化在百姓的期盼里,化在百姓的微笑里,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就是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最好的肯定,到那个时候,局机关的形象不请自回。

[作者:绿色引信]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