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家属意愿不是遮蔽真相的“挡箭牌”
2011-12-16 08:22 来源:红网

12月14日,江苏丰县举行第三次新闻发布会通报校车事故。丰县公安部门表示,根据当事司机洪旭最新交代,事故发生时车上学生有47人,而公安部门能够确认的人数为41人,此前公布的这一数字为29人。针对媒体质疑为何迟迟不公布遇难者名单,丰县教育局局长孙光华说,是否公布遇难学生的名单,需要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因为遇难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现在学生家长情绪十分悲痛,所以暂时不能公布。(12月15日光明网)

多么令人熟悉的场景。每每灾难过后,遇难者的数字和名单总会成为机密,随之而来的还有对遇难者家属寸步不离的贴身“慰问”,以及看似充满人道主义的“高标准补偿”。一脉相承的,还有这种处置机制的目的指向性——家属要失声,情绪要稳定,互相勿聚集。

在有些部门看来,能够让遇难家属满意就是处理事故的唯一原则,只要不使自身变得被动,再多的钱也愿意给。因为赔付的钱是国家的,而处置不当产生的被动却会给自身官帽带来二次打击。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不是纯粹的天灾,任何灾难都有媒体和公众质疑之处,想要掌握主动无疑是痴人说梦。一面是公众的质疑和焦虑无法得到平复,一面是某些官员急于捂盖子,双方的拉锯总会一次次发生,进而带来习惯性的不信任感。

质疑的依据只能基于事实,而就是这个基本事实,往往也得不到及时而科学的呈现。没有名单,便无法质疑车辆是否超载,也无法判定是否所有的遇难者都被算在了冰冷的数字中。如果说事故发生当日无法确切统计伤亡数字,那么当地有关部门就不该武断地将话说死,因为随便问几个附近的村民都能产生的疑问,权力部门不该视而不见;如果说果真有些家属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被公布,那么仅公布姓氏和所在村庄是否也不可行。基本事实不能过于模糊,太多的腾挪空间只会让当事人和公众疑窦丛生。

家属的悲痛是一定的,可这悲痛来自于车祸,而非可能被呈现于报端的名单;家长的意愿需要得到尊重,可这尊重如果只是在事后,又哪会令人怆然而涕下。

缺失了名单和数字的事实,也许可以用高额补偿给单个家属以交代,却无法给所有的遇难者一个交代,更无法给公众一个交代。这意味着,家属意愿不是遮蔽真相的挡箭牌,在一起公共事件中,即使是父母也无权代替死者决定事故的处理方式。

这是一辆开往天堂的校车,十几个孩子就这样离去不归。我们应该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不只是为了他们,更为了所有仍身处危险之中的孩子们。

[作者:宋鹏伟]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