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让文化产品散发更多“泥土芬芳”
2012-02-08 08:12 来源:红网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植根于人民的沃土。”2月6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文化界元宵节茶话会问计全省文化界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如是深情寄语全省文化界人士。(2月7日《湖南日报》)

记得去年周强书记向官员和大学生推荐民工版《春天里》歌曲时,就说过“中国未来如果出现伟大的作家、作品,很有可能来自农民。”此次再次寄语文化界人士“一定要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其实就是期望文化作品更多一些“泥土芬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果没有扎根大地,扎根基层,扎根一线,又如何能汲取永不枯竭的养分,创造出与群众脉搏一起跳动的文化作品呢?

人们常说,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生活是文化作品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创作资源。然而,一些文化工作者似乎不懂得或是不在意这个理,只是“宅”在冬暖夏凉的房间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作风的漂浮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不去“接地气”,两眼一抹黑,写出来的作品怎会有吸引力、感染力?群众用不读、不听、不看来“表态”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经撰文称:“我就扪心自问,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的写作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吗?”那些“只为君王唱赞歌,不为苍生说人话”的作家,那些闭门造车、热衷于为权力搽脂抹粉、被金钱收买的写作,又怎么会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群众的鲜活语言?又怎么“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

植根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尽管如今处于信息时代,网上有着海量般的信息,但不论网上信息多么丰富,都代替不了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深入群众,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接通“地气”,也就有了创作的灵气,有了写不完的题材。散发“泥土芳香”的文化作品,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文字,就会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产生家书般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最美丽的风景在广袤大地,最感人的故事在群众之中。在这座“富矿”里开掘得越深,越有可能挖出五彩斑斓的宝石。真正“俯下身”、“弯下腰”,有了对社会深刻认知、对群众的深刻感情,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作品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作品内涵,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书写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在新的形势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迈开双脚”,走进百姓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在火热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只有这样,湖湘文化才能真正随着清澈的湘江之水入长江、汇大海,走向全国、融入世界!这是周强书记的殷切期待所望,更是文化工作者的自身使命所在。

[作者:文白石]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