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当国企成为“准银行”
2012-02-14 08:13 来源:红网

四川一家房产公司原股东称,四川中石化多家下属公司互相担保,利用银行资金放高利贷,并私分部分利息,该房产公司因无力还债被四川中石化子公司接管。(2月13日《京华时报》)

“靠天靠地不如靠国企”,当安徽的开发商都打出这样的促销口号,可见国企的硬气早已深入人心。有了如此信誉,企业自然融资便利,此前4万亿的投资多半给了国企便是印证。过去一年,尽管银行信贷规模并不宽松,但国企往往是不差钱的,很多银行甚至还死乞白赖地求着国企贷点款。另一个不争的事实,则是中小企业融资依然艰难,虽然中央不断出台政策加以鼓励,各商业银行还是动力不足。

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融资环境的巨大差异,不差钱的地方永远有数不尽的好日子,因为在流动性不平衡的环境中,钱是可以生钱的。近期,多家商业银行披露的2011年业绩快报显示,多数银行的盈利增速近50%。可见,与实体经济相比,银行的日子非常好过,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垄断与利差。2011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5%,而1年至3年的贷款利率为6.65%,利差超3%,这是国外一些银行望尘莫及的。现实情况可能比账面上反映的还要突出:国企贷款时利率可以适当下浮,而私企则可能还要上浮。

有了银行的赚钱效应,不差钱的国企也难免想要效仿,即使是利息远高于银行利率,众多“求钱若渴”的私企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恐怕还是会趋之若鹜。如此一来,放贷坐享利差的国企还有多大动力经营主业呢?超出账面利率的利息收入是否会流入个别领导的腰包?一旦贷款企业无法如数偿还借款,形成的坏账莫非还要国家来兜底?现实中,类似中石化这样的放贷行为非常普遍,甚至还会以“合作开发”、“信托理财”等名义隐蔽地加以运作,利用大杠杆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正因存在种种危险,温家宝总理才会强调,要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为了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管理部门加强对国企的日常监管,而且要从根本上打破目前的金融垄断格局,培育多层次的中小金融机构,让资金在阳光下有序地流动,支撑起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成为个别国企和领导的摇钱树。

[作者:宋鹏伟]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