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公务车改革不应偏离法治化轨道
2012-02-28 08:17 来源:红网

广州市纪委近日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透露,“北斗”系统对广州的8316台公车实时监管,可随时查询使用人员和行驶路线。同时,广州将公布公车私用等违规用车举报电话,纪检监察部门接到举报后可登录广州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查询车辆使用情况。(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公务车改革的话题,可谓是老生常谈,但这个话题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全国公务车改革,各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州公务车加装“北斗”系统进行实时监管,就是其中之一。对于饱受诟病的公车私用、违规超编超标配车、变相固定用车等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出台了不知道多少规定,更不知道发了多少通知文件,但公车问题仍然是问题成堆,解决无望。究其原因,就是公车改革没有纳入法治化轨道,没有把公车的监督权交给公众,而仍然以各种内部规章制度加以规范,这必然不会实现公车改革的目标。

公车消费开支,理当遵守为纳税人节省开支的原则。但在许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眼里,政府财政就是一块肥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甚至否认财政是纳税人的钱。成都一名交警负责人就认为,西方警察是纳税人养的,而中国警察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纳税人交的钱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持这样想法的人,恐怕不只这位交警一人。广州春节期间发生一起公务员家属在餐馆吃饭要开发票报销,也同样是这样的心理,财政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

公车改革,实际上是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大幅度减少公务车的数量,二是彻底遏制公车私用。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走法治化轨道,人大为公务车立法。要达到减少公务车数量的目标,就必须在法律上对什么级别的官员配车,其他官员如何使用公车等做出法律规定,从而彻底清理超编超标配公务车,严格限定公车数量。公车数量减少了,因公车使用带来的问题相应地就会减少。而要达到彻底遏制公车私用的目标,就要把公车私用上升到等同于公款挪用的高度,对公车私用不再以内部规定的违纪问题甚至是作风问题来处理当事人,而是从违法犯罪的高度来处理当事人,从而达到震慑和遏制公车私用的目的。

同时,公车改革不能变相成为公务员提高工资的借口。普通市民无论是坐公交地铁上下班,或者是自己开车上下班,没有谁向老板要求交通补贴的,除非这个公司的效益非常好,主动给公司员工交通补贴。政府公务人员为纳税人节约每一分钱是义务和本分,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上下班没有公车接送就要求交通补贴。一般情况下,机关公务员的工资高于企业员工的平均水平,而且风险小,福利好。如果再因为上下班没有公车接送,就要求另外得到交通补贴,这是不公平的,是借公车改革之机再揩纳税人的油,很不厚道。

笔者曾就公车改革问题提出应摒弃政策调整模式,走法治化之路。实践也一再证明,政策调整模式早已无法遏制公车数量的增长和公车使用中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因此必须彻底摒弃政策调整模式,代之以法律调整模式,把监督权交给人大和公众,从而大幅减少公务车数量,遏制公车私用,让公务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万庆涛]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