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没有挫折教育,每个大学生都可能“宅”死
2012-03-19 09:39 来源:红网

月12日,湖北十堰郧县杨溪铺镇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饿死在家中。他是村中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工作独自“宅”在家中14年,其母亲因争吵被其打成骨折后失望住到女儿家。他像野人一样生存,不在厨房做饭,冬季只吃生蔬菜。(3月18日《长江商报》)

一个大学毕业生,竟然沦落到饿死在家中的地步,实在是悲哀!从成长经历看,他悟性很高,成绩一直很好,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当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步步走来,最终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没多久,他就不干了。回家后,整日在村里闲逛。由于懒惰,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最终饿死在家中。

或许正因此,很多人将此归结为大学教育的悲哀,甚至再次拿来佐证,为“读书无用论”推波助澜。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教育,能将一个无知的小孩培养成大学生,并成为人民教师,这本来就是一种成功,试想,有多少没读过书的人,能走上讲台的?如此,又如何注脚为“读书无用”?

纵观整个事件,有几个细节不容忽略。一方面是,求学的路上,他一直被包围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得一帆风顺。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姐姐为他早早辍学,父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不敢告诉他;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就选择了不干。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在人生道路上,他心理封闭、压力过大,各种挫折累积压倒了他,并将他送上了不归路。换言之,挫折教育的缺失,是导致他不会自我调适,最终饿死家中的根本原因。

的确,大学毕业后饿死家中过于极端,但这些年围绕着挫折教育缺失的话题却一直没有间断过。检视我们的教育,成绩高于一切,似乎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全部,学习好,一切都好。不少学习好的孩子,在光环效应心理的驱使下,自尊极强,会偏执地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无可挑剔的,别人的不认同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反复的挫败感则会推其走向极端。可见,问题的实质在于,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忽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造就了考试高分、心理脆弱的“玻璃人”。

其实,我们也知道,真正要改变这些,需要彻底地改变考核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不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考核办法,不为“分数教育”推波助澜,学校老师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给学生真正成长的空间。看似简单的问题,这又何其困难!

赘问一句:在他14年野人般的生活里,当地的救助体系发挥了哪些作用?这是他一个人的“杯具”,但,也是围绕着他的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