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公交站点频频“变脸”要不得
2012-07-12 08:38

在湖南长沙,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公交站点更名频繁,甚至出现乱命名的现象,一些老街老巷的名称被一些民营医院、培训机构以及地产楼盘等名称取代。记者7月9日在长沙街头关于“你是否赞成公交车站商业化命名”的采访中,20名受访者中除1人表示“无所谓”,1人认为有些生僻地名不如换成辨识度高的地标名称,方便认路之外,18人都对公交车站名的商业化命名表示不赞成、不接受。(7月10日《长沙晚报》)

众所周知,城市公交是老百姓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之一。而以街名、路名以及历史文化景点命名的公交站名,往往被视作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那些在自己熟悉的地盘、熟悉的线路上经常坐公交出行的人,或许不太看重公交站牌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些不太熟悉路线的乘客来说,在哪里上车、下车,须坐多少站,小小的公交站牌无疑是他们最放心的地图了。

近年来,不仅仅是长沙,在“经营城市”的幌子下,公交站点频频“变脸”、给出行的市民添堵的新闻时有发生。早些年,辽宁铁岭市竟然一次将338个公交站名拍卖,“广告公司”、“美容院”等取代了原来家喻户晓的“市政府”、“小桥子”等站名;厦门则“变”出了一个12字长的“塘边颈腰痛医院(光亮医院)站”站名;湖南新乡一公交站点还一次“变”出3个站名——“英特纳”、“金伯利”和新乡市人民医院,让不少乘客半天找不着北。

诚如一位老长沙市民所言:“一个个公交车站名,陪伴着上百万市民走过了孩童时代。公交车站命名看似小事,却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可能磨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也会直接影响市民日常出行。”是啊,在冠名上过分商业化,与地名的历史传承、文化特质和传统习惯完全脱钩,由某某楼盘、某某医院、某某培训机构取而代之,失去的不仅仅是公交站名称本来的导向和指引意义,还有民本情怀。

在笔者看来,城市公交站点是一种公共资源和大众文化产品,不是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的私有财产,不能因“有偿使用”让百姓“雾里看花”。如果谁掏钱谁就可以让那些公众耳熟能详的地名、站名“变脸”,这不仅是对大众化财产的侵占,也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管理混乱,与“以人为本”的城市经营理念大相径庭。退一步说,即便确有“变脸”的需要,也要尊重民意,进行充分的论证,不能“有奶便是娘”。

早些时候,广东肇庆一位律师曾状告当地公交公司因随意更改站名而使他误了站。今次,又有长沙9成受访市民反感公交站牌有偿使用、胡乱改名。这警示我们,公交站点频频“变脸”已招众怒,类似这种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影响百姓出行的商业化经营乱像必须尽快刹车。报道称,长沙交通运输部门认为该市在有偿使用站名上已经很克制,笔者认为,还须克制、克制、再克制。

[稿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王俞]

责任编辑: 吴运河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