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神童班”其实就是“拔苗助长班”
2012-07-16 07:41

7月12日,合肥一中“创新人才班”、合肥八中“资优生班”被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叫停。当地媒体之前的高调宣传一度让外界对这项改革举措充满了期待。据合肥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叫停原因是因为两个学校的做法不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有关规定。(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安徽叫停两个“神童班”,这是对的,得到了网民的一片叫好。对于这样的“神童班”,有网友用六个字进行概括:毁人孜孜不倦。

其实,所谓的“神童班”实质上就是对孩子们进行拔苗助长。报道说,合肥一中的“创新人才班”,招收40名14周岁以下、完成初二年级学业的优秀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初三、高一及高二的课程。合肥八中“资优生班”是将从小学应届毕业生中选拔50名左右12周岁以下、小学毕业,用4年时间完成初中、高中全部学业。一个是用2年的时间完成3年的课程,另一个是用4年的时间完成6年的课程,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在16周岁以前参加高考,可名为“少年大学生”。

问题是一个个“神童”最后咋就成了“伤仲永”?央视新闻调查节目曾播放过《神童的成长》。讲的是魏永康这位湖南省有名的神童,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也跳过了他的童年。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却在二十岁那年被遣返回家。原因是严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连最基本的和人沟通都不会。在和记者接触的近一天时间里,他所说的话十分有限,“谢谢哥哥、谢谢姐姐”,“是的吧”,“我不知道”……他的眼神极少与人正面接触。面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性格内向得有些过分的大男孩,人们很难和那个“东方神童”的人联系在一起。其实在我们这块国度上,魏文康这样的“神童”是举不胜举。我们不会忘记,号称“中国最早的第一神童”宁铂,他是1977年作为第一届中科大的少年班的学生,是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由于是年纪最小的“神童”,被多少父母顶礼膜拜。就是这样让大家寄予厚望的宁铂,没有成为大师,连一个优秀的人才也称不上,最后出家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太差了”。“神童”太差了,这让造神童的人们情以何堪?其实当今的“神童”们只是成了为父母脸上贴金的一个个地地道道的学习工具,成了学校挣钱的“提款机”。这就难怪网友会这样说:“看似神童,其实就是糊涂虫,洗衣做饭皆不懂,脏袜遍地臭烘烘……不通人情,一点就着火药桶,哀叹神童,你们只是被成人操纵,满足了家长老师的虚荣……”

这些神乎其神的“神童”,最终为何大多难逃“泯然众人”的结局?世界上许多有成就的大师和伟人,其童年都是很平常很普通的,没有什么特别。从我国的华罗庚到陈景润,再到国外的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的童年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说特别,爱迪生还真有特别的地方,这个“特别”就是他被视为脑袋迟钝的低能儿,仅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被请出校门,但他却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所以说,一个人一辈子能不能成为有成就的大师与伟人,还真与其童年的神与不神没有多大关系。

在我居住的城市,早有人说:“小考”赛过“高考”。原因是市区就那么四所“实验初中”,“僧多粥少”,孩子要挤进这四所优质资源的学校,孩子进校门就要拼命读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繁重作业外,双休日还得上奥数班,英语、语文补习班。不少家长说,只要孩子能上这些优质学校,我们可以交那昂贵的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就要让孩子“以分数论英雄”,这对童年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本月7日《广州日报》报道,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期末考三科:分别考了100分、99分和96.5分,班主任竟说她考得比较差。考98分却是全班倒数第一,孩子能不压力大吗?

我们的孩子已经失去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又让孩子失去快乐的少年。生在应试教育这块土壤上的孩子,又怎能不苦不累,不失去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编辑:王俞]

责任编辑: 吴运河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