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是什么让“杰出青年”沦为了阶下囚
2012-07-17 08:56

肖明辉是80后出生的清华大学硕士高材生,6年前从外地引进来琼,曾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洋浦十大杰出青年”和“海南青年五四奖章”。短短两年就当上了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土地局(以下简称“洋浦规划局”)副局长的官位。不过,就是这样一位被大家认为“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人,却因受贿上千万元触犯法律被逮捕。(7月16日中国青年网)

从寒窗苦读近20年,到积极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选择海南工作,再到担任建设工程管理主管获得“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可以看出肖明辉成长成才的辛勤付出与刻苦努力。这样一位“杰出青年”却因贪腐而沦为阶下囚,实在令人叹息、让人深思。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杰出青年”沦为了“阶下囚”呢?

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确,在深入分析肖明辉沦为“阶下囚”的原因后,其个人廉洁自律意识淡薄、面对诱惑拒腐防变能力差肯定是导致其沦落腐败的首要因素。同时,交友不慎、深受“小兄弟”所害也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我们仔细思量,如若个人素质过硬、没有“小兄弟”的腐蚀拉拢,这位“杰出青年”是否就能“立身保名”呢?笔者认为,或许理论上能够,但却是保得住一时、保不了一世。其实,恰恰是监管机制的缺失、权力运作的不透明导致了一名“杰出青年”的黑色蜕变。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作保障和监督,就无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就无法斩断利益链条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

阳光之下无罪恶,阳光才是预防“杰出青年”沦为“阶下囚”的最好防腐剂。因为,腐败总是发生在黑暗处,发生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试想,如果在肖明辉引入EPC模式过程中,能够及时公开招标的全过程、能够及时启动预防机制、能够适时限制重要岗位人的权力,或许“杰出青年”沦落“阶下囚”的悲剧就不会上演。毕竟,靠个人之力,守一时清廉容易,但守一生清廉则较难。唯有机制体制的健全完善,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才能为广大党员干部撑起一把呵护成长的雨伞。

[稿源:红网]

[作者:卢江祖]

[编辑:王俞]

责任编辑: 吴运河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