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学校自建的“放心农场”将走向何方
2012-11-20 08:25 来源:红网

山东青岛超银学校为了确保师生吃上新鲜菜、放心菜,在胶州市马店镇小寨村承租了300亩土地办起了农场。从今年新学期起,农场种植的各种蔬菜供给学校食堂,专供近4000名师生就餐。青岛超银学校校长张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00亩地的一年租金是30多万元,学校一口气就租了30年,每年人工费也要2万多元,称都是被各类让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给“逼”的。(11月19日《半岛都市报》)

这是继国内部分运动队建立“专供”农场、开荒种菜的消息传出后,又一条让人感到好笑和无奈的新闻。专业运动队吃“专供”、“特供”的目的在于避免误摄入含违禁药品成分的肉菜,进而从根本上规避运动员在大赛场合“含冤”的可能。这样说来,让“专供”、“特供”进入学校食堂,保障孩子们的进食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

很显然,不是所有民办学校都有青岛超银学校这样的财力,公办学校也不可能从教育部门获得如此多的拨款支持。超银学校是当地一家名气很大、办学实力很强的民办学校,虽然租建农场每年要花几十万元,但此举显然会换来极佳的口碑,使之获得更大更稳定的办学收益。如果其他学校也打“自建农场”牌,参与者越多,效用就会越低。简言之,此举不具备推广的可能性。

话说回来,凭什么要求学校在市场渠道之外,另外自建一套种植、养殖和加工的系统?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就是发达的社会分工,如今出现的运动队、学校纷纷自建农场,各级各地的机关单位也要找到偏僻的农村采购特供食品等现象,无疑是对市场化社会分工的逆反和倒退。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就连许多地方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市场监管(工商)部门也参与到特供采购中来,而不是去认真履行本职。

如前述,青岛超银学校高调打“自建农场”牌的目的,显然有为学校品牌宣传的考虑,这无可厚非。笔者担心的是,有关部门应对此举引发的舆论浪潮,不是去改进监管成效,而是设法让校方噤声,且严令媒体今后不得再“炒作”此类消息,甚至惩罚政府机关之外的单位自建农场——此做法当然愚蠢,但可以让有关部门捱过舆论浪潮,继续“装睡”。

责任编辑: 吴运河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