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要把“既得利益群体”落实到人
2012-12-19 08:06

吴敬琏:特殊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意改革。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评论称,十八大明确了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但是用权力来发财致富的特殊既得利益群体会有一种倾向:不愿意改革。估计今后这个阻力障碍会很大,所以要下定决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来推进改革。(12月18日央视)

吴先生的观点其实并不算新鲜。多年来,关于“既得利益群体”(或曰“既得利益集团”)的提法不仅被国人口口相传,也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到底是谁阻碍了中国的“改革”或者说是“改变”?到底是谁在河里摸石头上瘾不愿过河上岸?估计不仅中国人自己心知肚明,说“地球人都知道”恐怕也不算夸张。

除了至圣至贤和方外之人,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能,往往比所谓的“道德的血液”更能够左右人的行为。这种动物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约束,必然催生诸多丑陋现象,斗争哲学盛行,乃至人人相残。既然道德的自律靠不住,就只能求助他律,而法律和法制就是人类找到的最基本也最可靠的方式方法。在法制健全的文明国家,基本上不存在“既得利益群体”,即便有,也不明显、不成规模。但在法制不健全、少数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甚至他们自身就成了“法”的化身的地方,“既得利益群体”的出现与其说是一种偶然,不如说是一种必然。哪里“既得利益群体”茁壮成长绑架人民绑架经济绑架政治,哪里就肯定出了问题,并且还是大问题。

享有特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否则,所谓特权便无从谈起。“先富起来”的也不可能是大多数,否则便是“共同富裕”。识别“既得利益群体”其实并不难,因为中国现如今形形色色的特权委实太多,一抓一大把。吴先生的观点虽然并不算新鲜,但同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跟从普通百姓嘴里说出来,还是不一样的。虽然不一定“一句能顶一万句”,最起码有人当回事,最起码能够让我这样的评论作者今后在谈到敏感问题时可以拿出来当护身符:吴先生说过如何如何。这就是现状。“一小撮”既得利益者悍然对抗大部分人,甚至对抗世界潮流和人类的文明进程,疯狂攫取资源和权力。不抓紧时间改革,或许就只能坐等改变的发生。勿谓言之不预也。

“既得利益群体”已经成为问题的根源和前行的最大阻力。怎样解决这一毒瘤?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制度、法制等方方面面进行过探讨,文明社会也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我想补充的一点是:要把“既得利益群体”落实到人。大家都在说“既得利益群体”,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说了等于没说。“既得利益群体”指的是谁,只有具体到人,才能对症下药、各个击破。比如说,部分房产商是“既得利益群体”,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任某是不是?潘某是不是?张某王某李某赵某是不是?再比如说,部分官员是“既得利益群体”,那么我们就要一个个审视,雷书记是不是?“房叔”是不是?“表哥”是不是?既然“既得利益群体”注定只是“一小撮”,清理一个少一个。只有真抓实干、一个一个努力去清理,才不是“空谈误国”,才能“实干兴邦”,“既得利益群体”才有彻底被消除的可能。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有些人是最不愿意认真、最害怕认真的。谁只说不练、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拉出来遛遛,哪怕不是“既得利益群体”的正式成员,也必定与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责任编辑: 吴运河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