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边

微信扫一扫分享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织里故事(三):从织童装到“织”平安
2018-09-12 15:33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核心提示:随着织里童装产业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向了这座23平方公里的小镇。目前织里全镇45万常住人口中,有35万是外来人口,占比近八成。这些外来人口在托起织里童装产业的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新课题。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11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林轩 许勤 苏韬 湖州台)随着织里童装产业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向了这座23平方公里的小镇。目前织里全镇45万常住人口中,有35万是外来人口,占比近八成。这些外来人口在托起织里童装产业的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新课题。

许多人务工之余,跳上一段广场舞,越来越多的新织里人,已经在小镇找到了家的感觉。今天的织里,一万三千多家童装企业中,90%以上的工人都来自外省,不同的地域文化、各种利益诉求的冲突,一直是织里在城市治理中面临的难点。

织里镇党委副书记盛舸说:“主要是我们新老居民之间产生的矛盾,或者说是新居民跟(童装)这个产业之间的这些种种的矛盾。”

在织里,劳资纠纷是外来务工人员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最多的时候,这样的纠纷一年要发生近千起。如何一碗水端平,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15年,一个名为“平安大姐”的志愿服务组织应运而生。

外来务工人员李定军说:“你说他这个性格,伤害了我们人格,我才不给他干的。”

几天前,来自安徽的李定军因为工资问题和老板产生纠纷,由于谈不拢,李定军一气之下就要辞职。

平安大姐徐维鸿(调解打工者):“如果你现在马上不做,老板要遭受损失的,不是今天就能马上找到人的。”

平安大姐胡艳杰(调解老板):“咱们当老板的,心胸稍微宽一点。解决好了我们回家该喝茶喝茶,该赚钱赚钱。”

在两位平安大姐的分头劝说下,双方达成和解,僵持了好几天的纠纷最终在一个下午时间里得以化解。

外来务工人员李定军:“这个大姐说话太会说了,安抚人心里特别舒服,真的很好。”

在“平安大姐”志愿团里,像胡艳杰和徐维鸿这样的调解员共有24人,她们来自于国内13个省份,织里的外来务工者几乎都是她们的老乡,平时做童装生意,遇到纠纷就充当调解员,年龄、性别和地域的优势,让这些“平安大姐”们既懂行情,更懂人心。

平安大姐发起人胡艳杰:“一张嘴说话是我们河南的,我要是家乡语说出来,我跟他一说河南话,他就有一份信任在里边,就这个情况调节起来就多一份信任。”

织里信访分局副局长姚明海:“我们说警力有限,民力无限,我们平安大姐参与我们这个社会矛盾治理,就相当于说我们调解的阵地或平台更多了,这样就达到和谐了。”

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平安大姐”成立两年多来,已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58起。为了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织里还创立了一套特色鲜明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朱佳伟从汽车上下来,上了电瓶车。骑上电瓶车,东盛社区第七网格长朱佳伟又开始了一天的例行检查。

在朱佳伟管辖的区域内,12家童装企业是他每天检查的重点,灭火器有没有过期、路边垃圾有没有及时清理,紧盯一个个小细节,他每天都要上上下下爬100多层楼,为的就是保一方平安。

织里镇东盛社区第七网格长朱佳伟说:“感觉自己这份工作还是有很大责任感的,挺累的,但是累并快乐着。”

在全镇织起的343个网格里,有1000多名像朱佳伟一样的网格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更安全的生产环境,更整洁的城市,也留住了35万外来务工者的心。2017年,全镇调解矛盾成功率打99%,新老居民的融合度、归属感、满意度正在逐年攀升,今年8月,在一年一度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中,织里镇拿到了第一名。

织里镇镇长陈勇杰:“希望我们今后这里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区别,让新老织里人都能够以织里为家,在这里生活,能有更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织里故事(三):从织童装到“织”平安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